說了這么多玻璃質感畫法,那么老師是怎么畫玻璃質感的?玻璃質感最好的畫法就是在空間畫法中加入留白法,根據(jù)不同視角下的造型,在一個空間中固定好光源,把玻璃物體獨立出來,局部的造型和光源的結合就會產生體積感,而空間和體積感就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玻璃質感,這是在光源落出留白,二次光源用漸變代筆,玻璃質感就非常簡單的畫出來了。
整個邊桌都使用凹槽玻璃來制造,每塊玻璃用漸變色膜覆蓋,然后再用額外的透明玻璃層來進行密封。顏色從頂部到底部逐漸消失,呈現(xiàn)出自然的漸變效果~
我們在城市尺度對幕墻進行三個區(qū)域的劃分,下層透明區(qū)、中層漸變帶、上層較密實的彩釉區(qū)。建筑由下至上,白色半透明玻璃營造出一種柔和消隱的氛圍,好似羽翼般輕盈,構成了建筑序列中一個特殊的層次,形成有節(jié)奏、有虛實的幕墻整體效果。建筑好像被輕輕放置在自然的界面上。
同時,曲面造型、漸變分格、無規(guī)則穿孔等特點,造成幕墻面板及龍骨規(guī)格完全不同,無互換性,增加工藝難度;配上復雜的幾何界面,使得墻面系統(tǒng)、屋面系統(tǒng)、天窗系統(tǒng)、玻璃系統(tǒng)、吊頂系統(tǒng)等交界面規(guī)格種類繁多,且都為曲線交接,也是項目的一大難點。